商标侵权屡禁不止,是处罚力度不够还是暴力趋势?据了解,假冒商品收入确实不菲,虽然工商局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但是一些商家还是抱着侥幸心理“顶风作案”。
“这两包方便面放在我面前,乍一看,根本不可能分辨。”消费者王女士向乐陵消协西段分会的工作人员投诉,根据投诉,乐陵工商局西段工商所迅速查获一起方便面商标侵权案。
从乐陵市消协西段分会获悉,近期,在接到的消费者投诉中,“今麦郎”变身“令麦郎”的投诉就占到4起。“两者外观、色彩、字体、图案等几乎完全一样。如果消费者不仔细比较,还真是难以区分,隐蔽性很大。”西段消协分会杜洪涛向记者说,“真正的‘今麦郎’方便面既是中国驰名商标又是商品名称,按照《商标法》的规定,是不允许假冒的;‘令麦郎’方便面已涉嫌商标侵权。”
据悉,该批次方便面系当事人张某于2011年4月份从河北旧县购进,共60包。目前,工商部门已责令当事人张某停止其侵权行为,没收了这批假冒今麦郎方便面,并将对其给予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