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商标意识的增强和认可,侵权行为也“应运而生”。银川市自治区工商局2010年通过数次专项整治,通过部门、地区之间的协作,实现商标信息资源共享,形成“打假保名牌”网络,严打各类商标侵权案件。
去年12月21日,银川市工商局兴庆二分局商城工商所查扣了案值近50万元的假冒名牌鞋,这也是自去年开展“双打”以来,查处的最大一起商标侵权案件。
“我区商标虽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问题也不少。”自治区工商局相关人表示,注册商标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企业商标意识不强,商标管理运用能力较低;商标战略在推进中发展不均衡;商标监管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还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商标代理机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需要提升等五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据了解,目前我区有效注册商标数量与市场主体总量相比差距较大,高附加值、高知名度的商标不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不强。全区各类市场主体累计24.69万户,有效商标累计7317件,平均33.74户拥有1件注册商标,平均1.6万多户市场主体拥有1件驰名商标,平均860户市场主体拥有1件宁夏著名商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相当一些企业缺乏培育商标、运用商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部分国有企业商标意识淡薄,普遍缺乏全面的商标战略。
5月25日,全区商标发展报告出炉。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区累计商标申请量1.3万余件,有效商标注册数量7317件,驰名商标15件,著名商标287件。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集体商标10件。提前2年实现了2008年至2012年全区驰著名商标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