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一些大品牌信用好,质量好,即使价格偏贵,消费者也都愿意出钱购买,为的就是一个放心,但是一些无良商家却利用这些大品牌商标的知名度进行仿冒,仿照这些消费者信任的商标贴到自己的劣质产品上,由于差别细微,消费者通常超绝不到错误购买,中华商标超市网也经常报道这些新闻,提醒消费者注意,但是这种现象屡禁不止,更有甚者直接在低价商品上帖高价商品的商标,消费者防不胜防。
湘潭某电气有限公司业务员的聂某与山东某经贸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将自己公司生产的一台矿山防爆电机车卖给对方。当时,聂某所在的公司生产的防爆电机车系注册商标产品,有一定的信誉度,价格也高于其他厂家。为了多弄钱,聂某在另一厂家订购了一台同型号的防爆电机车,在运输途中偷偷将这台电机车上的商标全部换成了自己所在公司的标志。由于做得隐蔽,对方没有察觉,销售获得成功。这次得手后,聂某胆子更大了。他如法炮制,前后一共卖出了5台假冒商标的电机车,销售金额90余万元。
为了多弄钱,聂某在另一厂家订购了一台同型号的防爆电机车,在运输途中偷偷将这台电机车上的商标全部换成了自己所在公司的标志。由于做得隐蔽,对方没有察觉,销售获得成功。这次得手后,聂某胆子更大了。他如法炮制,前后一共卖出了5台假冒商标的电机车,销售金额90余万元。
检察院审查认为,聂某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假冒伪劣层出不穷,纵使消费者各个练就火眼金睛,怕也难免会有失误,要从根本抵制这些冒牌货,需要广大消费者的共同支持,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益,积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