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作为全世界第二大浏览器早已被人所熟知。只要接触过电脑的人都知道,没有浏览器,就没有互联网。就这样一个驰名中外的著名品牌商标图案,2008年被青岛王先生抢注为家用电器商标(http://www.gbicom.cn/goods-104234.html)类别,并已取得相关商标证书,火狐官方已致函抢注者协商商标回购事宜。据了解,此类国际大牌商标在国内被抢注事件屡见不鲜,抢注者往往利用这些已有大牌知名商标之势,强势攀附搭车,省下了巨额产品推广费用。国家商标局屡屡提醒国内外企业注重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注册一类商标成本最多在1000元到2000元,成功转让出去最高可获利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业内人士介绍,“叫价最高的不是创意商标,而是那些与已有品牌相同或类似的商标”。因此,一批个人及自然人成立的小公司专门盯住抢注商标的机会,及时“捡漏”,注册一些有价值的商标,然后谋求加价转让。抢注商标被高价买回的事实,也反过来刺激了商标抢注人继续抢注“傍名牌”商标,这已成为行业共知的秘密。
知名商标成稀缺资源应全面保护,如何防止他人抢注商标?据中华商标超市网总裁周静介绍,由于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众多,仅我国商标申请就涉及45个类别,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在成立初期将其商标在所有国家和地区同时申请注册。所以,商标被抢注是难免的。企业应当主动通过申请商标注册,域名、外观专利、著作权登记等多种法律途径对商标进行全面的保护;如果自己不能先行注册商标,至少须及时查看相关公告,以便提出异议或争议,防止他人恶意抢注商标。